周总理宴请柳亚子,桌上言语不和,周总理起身离席,留邓颖超陪同

大家心里头,周总理就是那种温文尔雅、面带笑容的好人。他搞外交那是一把好手,平时待人接物都是既周到又真诚,做起事来圆滑又不失诚恳。

所以,周恩来朋友很多,各行各业的人都喜欢他、尊敬他,就连那时候跟他不对付的一些国民党人也是这样。

在快要建国的一次聚会上,他竟然当众指责了一位已经过了六十岁的老人,话说得相当直接,这种情况很少见。

这位老爷爷是民盟中央里面的一个重要成员,还是个特别有名的诗人,叫柳亚子。那时候,正好是国共两边商量和谈的大节骨眼儿上,像柳亚子这样有分量的大人物,对我党来说,那可是拉拢更多民主力量,一起干大事的关键人物啊!

但为啥周恩来会对这位老先生提出严厉的指责呢?让我来给你讲讲这里面的故事。

【初至北平,心生郁闷】

1949年春天刚开始那会儿,北京还挺冷的,但柳亚子先生心里头热乎乎的,特别激动。他一路颠簸,费了好大劲,终于在国家成立前这个重要时候,见到了共产党的头头儿们,一块儿商量国家大事,这可真是太走运了!

然后,他心里头那个激动啊,啥感情都涌上来了,突然间就想写诗。一眨眼的功夫,一首七言绝句就出炉了:想当年十五年前那趟旅行,今天再来这儿心里头有点懵。要是那时候喝的酒、看的云还在,它们肯定也欣慰,因为现在老百姓都过上安稳日子啦。

这天,北平的领导叶剑英摆了桌酒席,给柳亚子接风。从柳亚子后来写的日记里头能瞧出来,他对这个安排特别高兴。那晚他可能太过高兴了,连着喝了十多杯桌上的黄酒,一边喝还一边不停地喊着“好”。

宴会结束后,柳亚子和那些政协会议的参会人员一起,被安排住进了六国饭店。在这期间,好多好多年都没见的老朋友都跑过来找他,大家一块儿泡茶聊天,聊得特别投机。聊完了,他们还一块儿去逛了逛北平那些有名的地方,还有各个大学校园。柳亚子觉得这段时间过得特别舒服,从到北京开始,头一个星期里,经常能听到他开心地大笑。

但是从三月二十六号开始,柳亚子的心情突然变得很糟糕。这是因为,张治中带着国民党三十多个代表,打算在四月一号跟共产党商量和谈的事情。所以,柳亚子得给这些人腾地方,六国饭店在那段时间就专门给这些代表们住了。

这不就是明摆着抢人家地盘嘛!柳亚子一直以来跟国民党都不太对付。1927年的时候,他还因为“四一二”事件被蒋介石给盯上了,成了重点抓捕的对象。到了1935年,郁达夫邀请他到杭州来玩,那时候,他被老朋友胡栗长和姜丹拉着去楼外楼吃饭,可巧不巧,蒋介石也在那儿。柳亚子一看,立马就不去了,说蒋公在这儿,太扫兴了。从这事儿就能看出来,他对国民党那是恨得牙痒痒,心里头别提多憋屈了!

没想到,柳亚子那边正为被“赶出”六国饭店而憋屈着呢,这不,又一个让他火大的事儿接着就来了。说起来,毛主席那天在香山别墅刚跟新到北平的黄炎培见了面,可柳亚子自己呢,来京城都一个星期了,左等右等,就是等不来主席要见他的消息。

一连串的倒霉事儿凑一块,让黄炎培心里头特别憋屈。再说,跟六国饭店比起来,新换的住处颐和园益寿堂,那条件可真是差远了。以前那些穿着西装、打着领带的服务员,现在也换成了穿土布衣裳的勤务兵。

说起来,柳亚子在北京那会儿,中央已经把他生活上的事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。不光有高富有他们便衣小组负责保护,还专门给他找了两个帮手,一个专门管他的安全,另一个呢,就专门照顾他的日常生活。

不过,柳亚子对此却并不买账,不光嘲笑他们是裹着粗布衣裳的“乡村战士”,还对他们平日里执行任务的一举一动各种抱怨。真正让他火冒三丈的是四月三号那天,一听说傅作义也被毛主席接见了,他心里立马就窜起了一股无名之火!

说实话,柳亚子那会儿可能根本没想到,北平能和平解放,傅作义可是立了大功的。但遗憾的是,柳亚子被自己的想法给局限住了,只知道一个劲儿地指责和抱怨,从来没想过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。

关于柳亚子的一些举动,安保人员跟上面反映了情况。队长高富有为人豁达,他考虑的是整体局面,他提醒大家,柳亚子是毛主席请来的贵客,对推动国家和平建设很关键,所以咱们得学会理解和忍耐!

要是说柳亚子偶尔抱怨几句,使点小性子,咱们还能理解包容的话,那他后来干的那些事儿,可就真叫人瞠目结舌了!

【一言不合,挥手打人】

保障柳亚子的安全,关键还得看安保工作做得咋样。所以呀,队长高富有早早就叮嘱过了:住在附近的人,都得好好查清楚他们的底细,确认没问题了才能让他们进出。

门卫心里始终惦记着队长交代的话,一点细节都不敢忽略。有一天,柳亚子从西苑买了尊孙中山的石像准备回家,结果被门卫给拦住了。门卫没见过柳亚子,非得让他拿出能证明身份的东西才让进。

柳亚子当时正在火头上,二话不说,拿起拐杖就朝着门卫打了过去。门卫心里想反抗,但看到柳亚子走得颤颤巍巍的,怕一不小心把他推倒,惹出更大的麻烦。两人在推来推去的过程中,门卫的右胳膊不小心被柳亚子的拐杖给打中了。周围的群众听到动静,都围了过来想看热闹,结果现场一下子就挤满了人,场面乱糟糟的。最后,还是几个认识柳亚子的保卫人员过来,帮忙把事儿给平息了,要不然后果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。

4月7号那天,杨尚昆和李克农他们在景福阁聚在一块儿,开了个保卫工作的会。周围防得严严实实的,谁想到柳亚子这天心血来潮,跑到景福阁想逛逛,放松放松心情。结果呢,被那些守卫看得紧紧的哨兵给拦在了外面,不让进。柳亚子一看这情况,心里头那个火啊,当时就对着那些保卫人员一顿数落。

这天晚上,柳亚子又得知周总理见了邵力子,心里头火一下就窜上来了。他抱怨说,不管是毛主席还是周总理,好像都当他柳亚子不存在似的。一生气,他竟然气呼呼地说要去找根绳子上吊,或者跳到湖里算了!

周总理听到那些极端举动后,立刻跟高富有说,得把柳亚子先生的心情给安抚好,保证他没事。你想啊,那时候周总理每天忙得团团转,哪儿还有空去管柳亚子先生的心情呢?国共两边正谈着和谈大事,第一届政协会议也准备得热火朝天,再加上还得帮毛主席弄下一步的打仗计划,事情多得跟麻团似的,件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所以说,周总理心里头是很想和柳亚子先生好好聊聊的,可实在是太多事儿了,根本就走不开。

后来,柳亚子心里一直憋屈,觉得挺不平的,终于因为一件事儿,让矛盾彻底爆发了。就在周总理见过劭力子没几天,柳亚子跟生活管理员说,他想吃两盘小炒,一盘扁豆,一盘黄瓜。可那时候还是早春呢,扁豆和黄瓜得等到夏天才多,上哪儿找去?

柳亚子二话不说,直接甩了管理员一巴掌,声音响亮,接着就大声骂了起来,说管理员没做好本职工作,还故意找借口敷衍了事。

所以,一听到这事儿,周总理只能亲自上阵来处理了!

【赴约酒会,当众挨批】

4月22号晚上,听鹂馆那场酒会还是按原计划办了。周总理和他的夫人邓颖超特别热情地接待了柳亚子。酒喝了没几轮,周总理就当着大家的面,聊起了柳亚子那个“打人风波”。他的意思就是:解放军刚到北平那会儿,好多事儿都还在慢慢适应,可能在照顾柳先生方面有些不周到的地方,希望柳先生能多担待点。但话说回来,解放军那可是纪律严得不得了的人民军队,上上下下都是平等对待,谁要是敢骂人或者动手打人,那是绝对不允许的!朱老总,那可是掌管大军的大元帅,资历深得很,影响力也大,立下过赫赫战功,威望极高。但就这么个大人物,也从没对底下的战士动过一根手指头!咱们的人民军队之所以能这么厉害,打胜仗,全靠的就是人人平等的民主制度。要是哪个下级做错了事,咱们可以批评他、教育他,但动手打人,那是万万不行的!

柳亚子听完那番话,脸一下子就红了,他只能不停地点头,显得挺不好意思的,算是道歉。这时候,他心里头应该是清楚事情闹大了,感觉自己是坐在了热锅上,浑身不自在。

这番交谈算是让柳亚子心里踏实了不少。说到底,他最怕的就是被冷落,被排挤,这事儿一直让他心里不踏实。周总理把中央的决定一五一十地告诉他后,他心里的那个结也就随之解开了。

可是,批评完之后,周总理立马就走了,只留下他夫人邓颖超陪着。这明摆着,是对柳亚子犯错后的一种既给面子又立规矩的聪明解决办法。周总理处理外交事务,那真是一把好手!

说起来,柳亚子心里可能早在1945年就有个过不去的坎儿了!重庆那边的谈判一完事儿,柳亚子就被请去参加张治中给毛主席办的送别聚会了。

晚会搞完之后,因为柳亚子他家在沙坪坝,离那个场地挺远的,所以尽管中央那边车子不够用,挺紧张的,但还是决定专门安排一辆车,把柳亚子给送回家去。

没想到,柳亚子在半路上突然把好朋友李少石也叫上了车。司机没办法,只能先把柳亚子送回家,然后再绕个大圈把李少石送回去。可谁也没想到,就在送李少石回去的路上,他竟被一个国民党士兵误打了一枪。虽然赶紧送到了医院,但还是没能救回来,李少石就这样去世了。

多年来,柳亚子心里一直有个过不去的坎儿,那就是他老朋友的突然离世。可后来,经过周总理毫不留情地一顿批评,再加上他那一番推心置腹的劝说,柳亚子心里的这个坎儿,总算是慢慢放下了。

从那以后,柳亚子就变得心平气和,再也不发脾气了。周总理也特别细心地跟高富有说,得在日常里多关照柳先生,对他的照顾标准,可不能比在北京饭店开会的那些民主人士差!

【后记】

毛主席曾经亲自给柳亚子写过一首七言律诗,里面有这样两句很有深意的话:心里抱怨太多的话,小心伤了身体;看待事物啊,还是得把眼光放长远些。

柳亚子看完后,心里特别不是滋味,一下子明白过来,自己之前对门卫和保管员又打又骂,还说要自杀的那些事儿,全都被毛主席知道了。想来想去,觉得自己真是太不应该了。所以,他在给毛主席的回诗里头,拐弯抹角地说了声对不起。

遇到咱们自己人之间的矛盾,咱们得用教育、指出问题、再教育的这套方法。你看柳亚子那些有点过头的举动,很明显就是咱们内部的小摩擦。周总理直接点出了问题,而毛主席呢,则是写诗来好好劝劝他。不得不说,这两位大佬处理人际关系真是有一套,能把怒气化解成和气,让民主统一战线更加牢靠。这样一来,那些民主人士打心底里支持党、相信党!

《人民网报道:周恩来提倡做事讲原则,不针对个人》周恩来总理有个很重要的理念,那就是“做事要看事情本身,别老盯着人”。他常常强调,我们在处理问题时,得把焦点放在事情上,别因为个人喜好或者偏见影响了判断。比如说,工作上出了啥差错,那就得找出问题出在哪儿,是哪个环节没做好,而不是一上来就先责怪某个人。这样做,既能更公正地看待事情,也能让大家心服口服,一起努力把问题解决好。周恩来总理的这个理念,真的很实用。它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,能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被情绪左右,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。这样一来,我们的工作就能更顺利地进行,团队也能更加团结和谐。总的来说,周恩来总理提倡的就是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,让我们在处理事务时,能真正做到“对事不对人”。

《人民网报道:周恩来对柳亚子的独到评价》周恩来总理,那可是个有大智慧的人。他对人对事,总是有自己的看法,而且说得既中肯又到位。就像他对柳亚子的评价,那真的是让人印象深刻。据说,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和柳亚子先生交谈,聊着聊着,周恩来就对柳亚子提出了些批评。但不是那种严厉的指责,而是带着几分婉转,几分期望。他说,柳亚子先生啊,您的才华那是没得说,写诗写文章都是一把好手。但有时候,您可能太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对有些事情的看法,稍微有些偏激了。这话听起来,既像是朋友的提醒,又像是长辈的教导。周恩来总理希望柳亚子先生能够更开阔些视野,更包容些不同意见。这样的评价,既体现了周恩来对柳亚子的尊重和认可,又指出了他需要改进的地方,真的是既贴心又有深度。所以说啊,周恩来总理的批评,那可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,里面包含着他对人的深刻理解和关怀。这样的领导,真的是让人敬佩。

标签: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
  • 相关文章

    169